娱乐活动
春天写在春天里的绿色篇章‘kaiyun·登录入口中国’
发布时间:2024-04-15
本文摘要:——庆祝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成立中国绿色时报2月14日报道(记者孙勇刘洪林)林海莽莽,浩瀚波澜。

——庆祝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成立中国绿色时报2月14日报道(记者孙勇刘洪林)林海莽莽,浩瀚波澜。在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即将成立之际,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即将掀开崭新篇章的历史性时刻,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回望林区那砥砺奋进的发展足迹,倾听那波澜壮阔的林海春潮。2014年1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来到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阿尔山林业局看望慰问生活在棚户区的职工群众。

视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林业工人为国家作出了贡献,党和国家不会忘记大家。林业的政策会越来越好,林区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隆冬时节的殷殷重托与深切关怀,化作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春天披荆斩棘的信心与勇气;冰雪季节的庄严承诺与光荣使命,化作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春天奋勇前进的方向与动力。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以定位精准的发展思路、奋发进取的发展举措,点燃了新一轮发展的澎湃热情。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直面挑战、凝聚发展共识,以抓铁有痕的务实作风,开创了国有林区改革的崭新局面。

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资源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停伐后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围绕发挥生态功能、提供生态服务、维护生态安全的基本定位,坚持保生态、惠民生同步,千方百计守好绿色家底,不遗余力改善民生,一幅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画卷,铺展在林区职工群众面前。共和国森林工业的长子从这里诞生,自此,在渺无人烟的深山密林中响起了嘹亮的喊山号子,一棵棵栋梁之材被运往祖国的四面八方,有力地支援了祖国的经济建设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举。党中央召开全国第一次林业工作会议,作出了筹备开发大兴安岭的决定。

1952年初夏,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批准成立内蒙古森林工业管理局。6月20日,首任局长杰尔格勒带领第一批开发建设者来到位于大兴安岭林区腹地的图里河森工局展开筹建工作,由此拉开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有计划开发建设的序幕。大批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开始从祖国各地汇聚到渺无人烟的深山老林,胸怀报效祖国、支援边疆的壮志豪情,开始了林区改天换地的开发建设历程。他们爬冰卧雪,风餐露宿,住着地窨子、简易帐篷,睡着小杆铺,渴饮雪融水、饥啃冻窝头;用大肚锯、弯把锯手工伐木,用牛马套子在冰雪滑道上集材,用春天的桃花水流送木材。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凭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内蒙古大兴安岭人精神,把一棵棵栋梁之材运往祖国各地,有力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东林西铁享誉内蒙古自治区。经过几代务林人的努力,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逐步实现了由原始作业到半机械化、机械化作业生产,由单一木材生产到林产工业、综合利用发展模式。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昔日人迹罕见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已拥有50万林业人口,在职林业职工20万人,形成了以营林生产、木材采伐、林产工业、多种经营、进出口贸易、调查设计、新闻通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为一体的林业经济体系,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提高。同时,由于可采资源不断减少和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制约等因素,林区逐渐陷入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境。

国有林区开始了治危兴林再创业的艰辛探索。1991年,国务院确定全国第一批55户企业集团试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入选。1995年12月19日,中国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揭匾仪式,林区由此迈入国有大型森工企业行列,同时保留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职能。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也由此开始了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向生态保护建设为主的探索。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林业生态主体功能区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蓄积量均居全国国有林区之首,是国家重点的纳碳贮碳基地,其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碳汇制氧、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保障着呼伦贝尔大草原和东北粮食主产区的生态安全,被誉为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65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几代务林人始终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林业方针政策,与生活在这里的各族职工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林区累计为国家提供了2亿多立方米木材和林副产品,上缴利税200多亿元,是国家同期投入的4倍,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和自治区现代化建设;坚持边生产、边生活,在莽莽林海中建成了25个林业城镇,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安宁和发展。天保工程如一缕春风,使莽莽林海更加郁郁葱葱。2009年至2013年5年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活立木蓄积量增加6257万立方米,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00年,国家正式实施一期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木材产量由每年的380.6万立方米调减到229.6万立方米,开始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2011年,二期天保工程实施,林区木材产量进一步调减至110万立方米,广大务林人以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使命和担当,向国家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生态答卷。

2009年,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公布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声名鹊起: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8.87亿立方米,森林资源总量首次恢复到了开发建设初期水平。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显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持续向好:2009年至2013年5年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有林地面积增加1012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积达到8.13万平方公里,活立木蓄积量增加6257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达到9.49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77.44%,保持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三增长态势。

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巨大成就,来自森林经营水平的不断提升,来自资源管理的日益强化,来自灾害防控能力的显著提高,来自生态保护建设层次的一再攀升这一切,构筑起支撑祖国北疆生态屏障的安全网。冬季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处处银装素裹、玉树琼枝。

浩瀚林海告别了采伐时的喧嚣。然而,山林并没有沉寂下来。进入冬季,一场旨在提高森林质量的森林综合抚育攻坚战在林区强势打响。

2009年至今,森林抚育国家财政补贴试点工作已开展7个年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经历了摸索、疑惑、学习、感知、理解、掌握、创新等一系列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实现了由追求森林的单一功能向发挥森林多功能的转变,森林资源质量显著提升。由砍树人变身护树人,建设生态保护示范区的集结号响彻兴安林海,引领林区务林人一次次直面生态保护建设能力的考验。近两年,林区持续高温干旱,气候反常,特别是进入夏季,在北部原始林区由干雷暴引发的雷击火增多,林区的森林防火也由此进入了春、夏、秋三季连防。

令人欣喜的是,停伐以来,在投重兵、打小火,当日火、当日灭的理念指引下,林区所发生的森林火灾全部在10小时之内被扑灭,实现了当日灭火率100%。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久久为功,更显绿色情怀。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资源管护站总数达到412个。

与之同步的是,林区进一步细化了各级森林资源管理人员工作责任书和考核办法,把林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增长、无重大资源林政案件等指标纳入责任书考核体系,建立了林管局、林业局、林场三级管护责任体系,形成了以公路为依托,以基本站为重点,区域站-中心站-基本站(移动站)-管护岗互为补充的管护格局,连续13年责任落实率达100%。随着最后一棵天然林落叶松的轰然倒下,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结束了长达63年的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历史,真正由砍树转向看树,标志着林区迈向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时间迈入2015年春季,这是一个让所有林区人都不会忘记的时刻,3月31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棵天然林落叶松的轰然倒下,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结束了长达63年的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历史,真正由砍树转向看树,标志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迈向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伴随着林区生态建设脚步的加速快跑,林区体制机制改革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歇。早在2008年,林区全面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使教育、卫生、电视等社会事业职能有序归位;2009年,又将2000多名森林公安民警纳入政法编制,落实了待遇。

同时,林区辅助产业全部改制,依靠市场自主经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不仅使林区发生了从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也使林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改变,顺应新形势,一场更深入、更彻底的国有林区改革由此展开。

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国有林区改革,2014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慰问内蒙古大兴安岭阿尔山林业局林业职工时,语重心长地说:历史有它的阶段性,当时砍木头是为国家做贡献,现在种树看林子也是为国家做贡献。2015年2月初,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视察林区,深入根河林业局实地调研林区生态保护、经济社会、民生改善等情况,要求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在全国国有林区改革中先行先试。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的《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总体方案》,林区扎实稳健推进改革,进一步推动社会融入地方,经济融入市场,确立发挥生态功能、提供生态服务、维护生态安全的基本定位,建立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国有林区新体制。在社会融入地方方面,以交得出、接得稳、管得好、可持续为目标,移交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确保社会服务不断线、职工权益不受损。

目前,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区域供电、供热、供水、物业管理、市政环卫、住房公积金职能移交工作基本完成;7家划转企业已全部完成移交协议签字,移交工作进展顺利。在经济融入市场方面,积极探索转型发展新模式,力求发挥林区绿色资源丰富的优势,探索通过开发森林旅游、特色种养殖、境外采伐、林特产品采集加工等创造就业岗位,实现职工致富增收。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林区始终坚持生态为本、保护优先的原则,强化生态保护责任,严格森林资源管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国有林区维护生态安全、提供生态服务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林区依托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0个国家级和省级湿地公园,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发展全域生态旅游,打造出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3A级旅游景区2个和多个2A级旅游景区。在中心林场、林业城镇打造旅游名镇名村,拉动全域旅游的发展。建立全域和周边联通的旅游服务信息化平台,引导林区职工居民参与旅游家庭接待。

2016年,林区接待游客2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0亿元,旅游直接收入近2亿元。林区通过发展森林旅游业,提供生态产品,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产业发展优势,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实现对贫困职工、家属的精准扶贫。林区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有16510名职工需要转岗就业,其中有3000余人季节性从事旅游工作。根河、莫尔道嘎、金河林业局利用林场撤并和深远山职工搬迁后闲置的房屋发展森林人家。

目前,林区从事食用菌培植、经济林种植以及北极狐、水貂、獭兔等特种动物养殖的家庭经济户约1200户,户均年增收2万-4万元。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按照自治区提出的把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有机结合起来,让绿色成为底色和品牌的要求,坚持在保护好生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为全区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更好的生态服务和生态产品。

2016年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深入林区一线看望慰问职工群众,研究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求重点完成建立精简高效的重点国有林管理机构、健全森林资源监管体制、创新森林资源管护机制3项改革任务。李纪恒说,要坚定不移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始终坚守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理念,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积极着手国有林管理机构筹建工作,结合职能定位和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国有林管理机构组建方案,调整优化部门职能,为建立有利于生态保护建设的国有林区新体制奠定了基础。春光正好。

如今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满怀信心地走向新的征程。我们坚信,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林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务林人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大兴安岭人精神,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奋力拼搏、顽强进取,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一定会在春天里写下更加美好的绿色篇章。


本文关键词:kaiyun·登录入口中国,kaiyun·登录入口中国(中国)官方网站,开云官方下载

本文来源:kaiyun·登录入口中国-www.jmdexinxing.com

[返回上级]